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肠化是指胃黏膜表层的慢性炎症伴有肠化现象。
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炎类型,主要指胃黏膜表层的慢性炎症,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、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、胃酸分泌异常等因素引起。肠化是指胃黏膜表层的柱状上皮细胞发生转变,呈现出类似于肠道上皮的特征。正常情况下,胃黏膜表层的细胞主要为短状细胞,而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肠化中,这些细胞逐渐转变为柱状细胞,类似于肠道的上皮细胞。
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肠化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,幽门螺杆菌可引起胃黏膜炎症,使胃黏膜的细胞类型发生改变。肠化的胃黏膜对胃酸和蛋白酶的抵抗能力较差,易受到胃酸和蛋白酶的损害,从而导致消化功能下降。此外,肠化的胃黏膜还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。
需要注意的是,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肠化常常是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,可能表现为上腹部胀痛、不适、消化不良等。如果出现持续性症状,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。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肠化主要依靠胃镜检查,通过取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诊断。治疗方面,除了根除幽门螺杆菌外,还需采取抗酸药物、保护胃黏膜药物等措施,以减轻炎症和改善消化功能。定期复查胃镜是必要的,以监测病情变化和早期发现潜在的恶性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