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。
骨结核,又称为骨结核病,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。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需氧革兰氏阳性杆菌,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。骨结核是全身性结核病的一种表现形式,也可以是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的结果。
骨结核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,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。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呼吸道感染、血液传播和邻近组织的直接扩散。骨结核常见侵犯脊柱、髋关节、膝关节和肩关节等长骨和关节,但也可侵犯其他骨骼。患者常表现为关节肿胀、疼痛、活动受限以及发热等症状。
诊断骨结核常常需要综合临床症状、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。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、CT扫描和MRI。实验室检测可以通过培养或PCR等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存在。
治疗骨结核的主要方法是抗结核药物治疗,通常包括联合使用多种药物进行长期治疗。手术干预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必要的,例如关节破坏或脊柱压迫等。
需要注意的是,骨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,需要长期治疗和密切随访。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。预防骨结核的关键是加强个人卫生习惯,提高免疫力,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,并按时接种结核疫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