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疸值是通过测量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来计算出来的。
当红细胞在体内老化、分解或者无法正常代谢时,会释放出胆红素。血液中的胆红素会被肝脏吸收并经过代谢,最终从肝脏排出体外。如果肝脏无法处理大量的胆红素,或者出现了胆汁淤积、胆道堵塞等问题,就会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,从而引起黄疸。
黄疸值是通过血液检测来获得的,可以测量总胆红素、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浓度。其中,总胆红素是血液中所有类型胆红素的总和,直接胆红素是肝脏代谢后的产物,间接胆红素则是尚未被肝脏代谢的胆红素。正常情况下,总胆红素的值应该在0.2~1.2mg/dL之间,直接胆红素的值应该在0~0.3mg/dL之间,间接胆红素的值应该在0.2~0.8mg/dL之间。
需要注意的是,黄疸值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黄疸症状,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。同时,在进行检查前需要遵医嘱,如禁食等。